跳到网页内文区。

:::

旅舍日记 卷一百零六


2.4.’07. 5:58am.

促织

上个学期空大修了古典短篇小说选读,读了很多短篇小说,其中感触最深的,是蒲松龄聊斋志异里的促织(蟋蟀),在聊斋志异第四卷,讲的是明宣宗年间的故事:

宣德间,宫中尚促织之戏,岁征民间。此物故非西产;有华阴令欲媚上官,以一头进,试使斗而才,因责常供。令以责之里正。市中游侠儿,得佳者笼养之,昂其直,居为奇货。里胥猾黠,假此科敛丁口,每责一头,辄倾数家之产。…

异史氏曰:天子偶用一物,未必不过此已忘;而奉行者即为定例。加以官贪吏虐,民日贴妇卖儿,更无休止。故天子一跬步,皆关民命,不可忽也。…

明宣宗爱斗促织(蟋蟀),陜西华阴县令为巴结皇帝,上贡了一只善斗的促织,皇帝很高兴,令他年年上贡。县令则交给里正负责。但陜西不产促织,地痞流氓捉到一头不错的,就拿来高价勒索里正,里正也不得不从。若碰到坏的里正,则再藉此苛敛。为了上贡一头促织,往往就要弄到好几户人家倾家荡产。

中间的故事叙述一个老实的里正,找不到促织上贡,又倾家荡产无力外购,被县令刑求断腿,还是不得不撑著去抓促织,好不容易抓到一头,却又被儿子不小心弄死,儿子害怕病倒,化作促织,解一家之危,更带来全家荣华富贵。结论时,蒲松龄下注脚:当权者一时喜好,过一阵子就忘了,官吏执行时,却会形成常规,碰上贪官藉此苛敛,老百姓卖妻鬻子倾家荡产,苦难无休无尽。因此,当权者一言一行,都悠关人民性命,不可不慎啊!

这则故事,让我感触很深。蒲松龄的文笔,很重社会写实。聊斋志异主题虽是神怪志异,但下笔尽是社会世情。难怪不为当权所容。同在聊斋志异的第四卷,有一篇公孙九娘,写的是清初于七乱后,株连甚广,栖霞、莱阳两县尽成死城的悲惨故事。光读前两句,其惨状就足以让人窒息。

于七一案,连坐被诛者,栖霞、莱阳两县最多。一日俘数百人,尽戮於演武场中。碧血满地,白骨撑天。上官慈悲,捐给棺木,济城工肆,材木一空。…

促织的故事,让我反覆思量,在脑中盘桓不去,吟咏不止,难以忘怀。平常人一时的喜好,突然爱吃甜甜圈、爱吃葡式蛋塔,过一阵子就退烧了,也无伤大雅。但如果是当权者,就不一样了。即便只是个人私下一时的喜好,周围的人为讨好,竭尽所能,甚而藉此苛徵暴敛,弊端不止。

我想到去年吴淑珍的事。对吴淑珍而言,可能真的没有什么违法,她只是高兴有朋友来看她,高兴有人送孙子满月礼,跟店家杀价而已。平常人喜欢珠宝,跟店家杀价,再普通也不过的事,但因为她是总统夫人,事情就不一样了。商人藉进出官邸展现实力,逼对手从股权之争中退出,藉送礼拉关系,连从不打折的 Tiffany 都为她打折。

平常人平凡的一言一行,微不足道的小事,当权者做来,却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。真是不可不慎啊~


2.4.’07. 3:13am.

潘慧如的部落格

刚刚读了一下潘慧如的部落格,发现她还蛮不喜欢她在至尊百家乐里穿得那样单薄的。唔,可是我是因为她在至尊百家乐里很漂亮,才注意到她的。

嗯,好吧,我好像也不应该那样看她。希望能够看到她一些比较平实的样子。


目录 | 第一页 | 前一页 | 104 | 105 | 106 | 107 | 108 | 下一页 | 最末页